近日,为庆祝中山大学百年校庆,由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张光南教授团队领衔编写的《全球湾区创新研究》正式发布。艾力彼医院管理中心主任庄一强博士作为中山大学优秀创新校友的案例被收录其中,共同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医院评价创新发展新路径。
为迎接中山大学百年校庆,国家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张光南教授团队以“百年校庆•百位校友•全球湾区•创新案例”为主题,基于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全球湾区创新案例,包括科技创新、工程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专业服务创新与公共服务创新,通过案例分析和人物故事,研究全球湾区创新发展方向,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政策提供参考。本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香港霍英东基金会、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珠海市委政策研究室等25个机构联合支持。庄一强博士作为中山大学优秀校友,他所探索独有的中国医院评价与认证的国际接轨及创新路径被收录至本书中,以下为报告全文:
访谈人物:庄一强
担任职务: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所在湾区及城市:粤港澳大湾区
研究人员:张光南、张润楷、彭昶澜(执笔)、杨飞宇、丘晴(审核)
访谈时间:2023年11月
创新且有一定风险的创新很重要,要辨别真创新还是假创新,所以我设立了源头创新、伴随创新和仿制创新三个层次。中山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大学,一直强调与国际接轨,尤其是在华南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化方面。中大应专注于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庄一强博士(Dr.Eric Chong)现为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医院协会原副秘书长、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艾力彼GAHA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独立第三方医院评价机构,多年来从第三方角度对医院进行分层分类的研究与评价,自2010年起连续14年发布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整合多年来医院排行榜所积累的经验与数据、建立对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和专科能力评价体系。庄一强的医学旅程始于中山医科大学,他的六年医学教育不仅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早期接触医疗管理激发了他对该领域的兴趣。在校期间,他深受全面教育理念的影响,培养了跨学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庄一强在美国西北大学及里斯本大学学院的进一步学习,不仅拓宽了他的视野,也为他后续在医疗管理领域的创新奠定了国际化的思考基础。回国后,庄一强加入中国医院协会,开始了他在医疗评价和管理领域的职业生涯。他对中国医疗评价体系的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研究,并以此为动力,创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中国医院本土化评价标准。通过引入国际认证体系和开发定量医院评价系统,庄一强不仅提高了中国医疗评价的专业性和透明度,还推动了国内医院管理水平的量化评价。此外,他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出的医院排名也取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和积极响应,这些工作显示了他在医疗管理创新方面的深远影响。基于他们的研究成果,庄一强在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开设医院评价学课程,并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独立招收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医院评价学方向)硕士研究生。二 案例分析:中国医院评价与认证的国际接轨及创新路径
(一)补齐短板,对标国际才能行稳致远
据庄一强介绍,医院的认证和评价是由第三方对医院的质量管理系统进行观察观测。中国目前比较权威的主要是两个评价体系,其中一个是等级医院评审,即医院评三甲医院、二甲医院等,是政府出台的。为此,他从2010年开始,在北京中国医院协会工作期间,致力于创建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中国医院认证体系。2016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发布,庄一强捕捉到这一信息,并开始收集香港和澳门的医院数据。他们依据国际标准,如美国的JCI标准,创建了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医院本土化标准。这一标准于2019年获得国际医疗质量学会(ISQua)的认证,包括评价标准、认证官培训体系、整体运作等。同年,庄一强首次推出了“粤港澳大湾区最佳医院100强”排名。这一排名得到了广泛认可,包括香港和澳门在内的医疗界对此予以积极响应,推动了中国医院认证标准与国际接轨。庄一强的另一个创新是在医院排名方面。2008年,他开始研发一套医院评价系统,灵感来源于他在美国读书时对美国医院排名系统的观察和研究。庄一强注意到,当时在中国,不同医院之间的质量评估缺乏统一的、公认的标准,这使得比较医院的质量变得困难。他在美国学习期间了解到US News&World Report等机构的医院排名系统,启发他将此类排名系统引入中国。他开发了一套“非现场、可量化、印迹追踪”的定量评价系统,用数字标准来衡量医院的运营质量。他于2009年正式启动了这一评价系统的开发。这一系统旨在通过定量的方法来评价医院的表现。庄一强特别强调了医院管理的数字化,这一点在当时的中国医院管理界较为创新。2010年,庄一强将这一系统应用于县级医院的评价。这是基于他和钟南山的共同观点,认为中国医改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县级医院的改革。因此,他们首先推出了“县级医院最佳医院100强”排名,后来又扩展到地级和省级医院。通过这一定量的医院评价系统,他为中国医院管理领域带来了创新思维和实践方法。庄一强认为医院的主要困难源于中国医疗领域的行政化与市场化之间的矛盾。他提到,由于中国医疗体系既不完全市场化,也不完全行政化,医院院长对第三方评价机构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的“放管服”政策逐渐改变了这一情况,使得第三方评价机构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国际上很多评价都来自于第三方评价机构,比如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世界大学排行榜、美国的医院排行榜都是由第三方评价机构独立完成的。
这一过程中,庄一强坚持其创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艾力彼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他提到,“艾力彼有一个精神,叫作守正笃行,久久为功。因为中大校训也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独行,那我就守正笃行,久久为功。守住一个正确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庄一强强调国际化的创新,提出中国应继续对外开放,特别是在医疗生命科学领域。他建议中国要有高质量的开放。他提出区分不同类型的创新,包括源头创新、伴随创新和仿制创新。庄一强认为,了解创新的类型对于判断其价值和影响至关重要:“创新并不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它需要承担风险,可能会面临失败。例如,如果榜单排名受到批评与质疑,我们应该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停止排名以避免批评。我认为,复旦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面对排名批评与质疑的处理方式,我们应该学习。”中国医疗评价体系的逐步建立并与国际接轨有效提升了医院管理和服务质量。然而,当前评价体系在面对快速变化的医疗技术和患者需求时仍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评价标准的灵活性、对小型和专科医院的适应性方面,以及如何更好地整合患者满意度和治疗结果作为评价指标方面,这些都是未来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此外,随着数字医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如何在评价体系中有效融合这些新技术,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因此,中国医院管理评价体系的持续优化和创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广州艾力彼医院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艾力彼GAHA”),是一家独立第三方医院管理研究机构,它一直是医院管理咨询的领航者,其使命为助力医院达成管理目标。它结合十多年来医院竞争能力标杆研究课题组(Benchmark Research of Hospital Competitiveness)所累积的经验与资料库,建立对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和专科能力评价体系、星级医院评价、智慧医院HIC(Hospital Information Competitiveness)评价。其星级医院评价标准于2019年获得ISQua(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Quality in Health Care)国际医疗质量协会(WHO战略合作机构)的国际认可证书,是中国大陆首个获得国际认可的第三方医院评价标准。在2021年,艾力彼GAHA的“认证官培训体系”也获得ISQua的国际认可证书。同时,艾力彼GAHA是全球首批获准采用世界银行医疗伦理原则的第三方医院评价机构,还是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绩效管理与评估分会会长单位、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创新技术发展与评价分会会长单位。此外,2018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艾力彼GAHA成为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的在校生实习基地、2021年进一步获批准为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2021年9月,艾力彼医院评价研发人员担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医院评价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并独立招收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通过医院竞争力评价、星级医院评价、北极星医院运营与绩效对标、管理咨询、艾力彼医管培训、医院运营与绩效对标等,努力推动医院管理职业化。艾力彼GAHA组织开展医院第三方评价、医院专科发展、医院运行效率、民营医院投融资及医院发展战略等学术研究,先后在各类医管杂志发表过几十篇医院管理论文;核心成员主编《医院蓝皮书: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系列(2016-2024)、《中国智慧医院发展报告》系列(2022-2023)、《中国医院评价报告》系列(2018-2020)、《中国民营医院发展报告》系列(2014-2015)、《医院品牌战略》,主译《JCI评审标准第四版》等十几本专著。艾力彼研创的《医院蓝皮书》于2019年和2023年获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皮书学术委员会评选的“优秀皮书奖”,在参评的400余本皮书中排名第37名,在大健康类皮书中排名第一。从2016年起,每年出版一本《医院蓝皮书》,这是根据艾力彼GAHA以分层分类评价、医院标杆研究的结果,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医院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研究、总结分析而成的年度行业报告。艾力彼GAHA创立于2004年,至今已有20个年头。十年磨一剑,廿年写春秋。艾力彼定当秉承“守正笃行,久久为功”的精神,继续在医院第三方定量评价的道路上稳步前行。